
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向人民大地——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特展”于5月20日下午开幕。特展展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200多件珍贵史料,再现了《讲话》的历史背景、发表和传播过程,展示了《讲话》对新的人民文艺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其产生的意义。
铁凝
《讲话》为文艺确立前进方向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当天的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宣布展览开幕。随后举行了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研讨会。
铁凝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指出,1942年5月,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力回答了关于新的人民文艺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为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确立了前进方向。
展览
展出周立波萧三等手稿
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歌唱延安”;第二部分“杨家岭座谈”;第三部分“文艺灯塔”;第四部分“为人民的文艺”;第五部分“《讲话》的世界传播”。
特展展览内容详实,精心选取了最能反映当时情况的珍贵历史照片,尤其是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博古、徐特立等中共领导人与丁玲、李伯钊、陈波儿、周立波、周扬、何其芳等近百名延安文艺工作者的集体大合影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特展展出的周扬致李季信,称赞李季找到了一个诗歌“同党的工作、同工农同群众结合的方式”,以及周立波手稿《新客》、萧三手稿《在枣园过年》,这些名家手稿成为那段历史永久的记忆。
展陈还利用展厅中印有四幅巨大油画作品的纱幔分隔展览空间,并以半景画的形式艺术呈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带人们的思绪重回延安军民大生产的场景和文艺所焕发出的时代心声。
对话
“书写生活是文学不竭的源泉”
对于此次特展的创办初衷,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展览立足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资料,通过书刊、手稿、照片、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讲话》的背景、发生、成果、传播及其精神内涵。
“大家可以通过展览看到,在毛泽东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现代文学所涌现的许多著名的作品。我们将展览主题定为‘向人民大地’,就是集中体现讲话精神所指明的中国文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这样一个根本性质。无论80年前还是现在,书写人民生活这是文学艺术不竭的源泉,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李敬泽表示,他希望当下的作家也依然坚持这样一种理想信念。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参观完展览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向北青报记者谈了几点他的感受。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是当下新时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大众性满足了数以亿计的阅读者需求,也带动了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产业的发展。这说明网络文学是有人民性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它通过故事的源头、强调代入感来吸引读者阅读。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